新聞資訊


18
2022
-
11
從財稅40號文看廢銅行業未來發展
作者:
財政部發布的《關于完善資源綜合利用增值稅政策的公告》(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40號)正式實施。由于其中關于稅費的變動多、專業度高、影響較大,引起了行業內的廣泛關注,也引發了再生銅產業對于后續回收、生產加工、銷售的一系列變動與改善。為了了解再生企業的真實應對情況,我們跟隨團隊來到了江西豐城和江西上饒的幾家再生資源加工企業,從中獲知了政策實施后的具體情況。
新政對江西豐城和上饒訂單影響不大
江西地區是銅企業集中地之一,豐城市、上饒市也是當地對再生行業重點優惠的城市。這次我們調研了兩個城市的七家公司,主要生產再生銅桿、銅板帶等,年產能大多在20萬—30萬噸。據企業負責人介紹,新政對于整個生產鏈條來說,更多的是影響到了采購端和產量,對訂單實際影響不大,而且目前來看訂單情況還是十分樂觀的。
對于采購來說,由于新政對于票的嚴格需求,能夠開出3個點票的企業本就偏少,而新政讓加工企業面臨的更高的成本也需要轉移,向下游轉移的難度較高,因為再生銅桿對比精銅桿本就需要一定的價格優勢,所以只能轉向上游回收企業,進一步加劇了采購難度,企業對外報票點也隨之提升。
據了解,企業采購再生銅普遍來源于國內市場,因為從內外比值來看,全年不是都利于進口,例如前期的行情就使得進口虧損較大,更多的還是從國內廢銅貿易公司或是回收站散戶手里一層層收貨。雖然電解銅有替代作用,但電解銅難以享受政策優惠,只能作為企業的一般進項,所以普遍來說基本不進行采購。從品位上來看,調研的幾家企業所收的再生銅品位普遍較高,基本涉及纜粗、光亮銅等,銅米由于損耗較大普遍不使用。由于政策不明,企業也相應壓低了產量,原料庫存基本只維持一周甚至2—3天的用量,成品庫存也多是已經訂購但未提貨的庫存,自有庫存較少。據企業介紹,他們目前的產能利用率出現了明顯下滑,嚴重的企業下降了近一半,產量隨之減少。主要還是目前新政細則未明確,企業為了降低未知的風險,只能選擇維持長單的供應,尤其提到擔心之后細則要求補繳三月后的稅費,那企業就面臨著生產越多、補繳越多、虧損越大的現實問題,所以普遍選擇了適量生產。